第134章 将往涿郡(2 / 2)

虎鲨被胡荃注视,突然惊醒,顺着目光看过去,他说不出的疑惑,眼睛一瞪:哈?你愁啥!

胡荃无语,这个世界比想象中的还要冷漠得多;没有人能与我报团取暖,我能依靠的只有我自己。

随后他恶狠狠的看向士弃,你小子给我等着,有我们单独相处的时候!主公我不敢不敬,孔伟和武合我打不过,但你一个小小军师我还收拾不了你?

士弃被胡荃盯的一个激灵,随即立刻收敛了自己的笑容,严肃的说道:“到时候我和主公将从渤海郡北上,借道涿郡,绕路从中山国、常山国前往赵郡。”

事实上涿郡并不属于冀州,而是幽州紧邻冀州北部的一郡。但实际上它是属于冀州管理的,由冀州刺史刘焉兼管;是以刘焉的招兵公告都直接贴到了涿郡之中,自此引动了刘关张三人。

这是因为幽州总体是一个呈东西走向的狭长条带,共有十一郡,除却涿郡和广阳以外,其余九郡都紧挨着草原异族,都属于边防之地。

幽州各郡之中,都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将军主事,所以对于文官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;例如公孙门阀的公孙瓒就是幽州诸将军之一,其率领麾下三千白马骑兵纵横塞外,已经是威名赫赫。

而没有防守压力,且幽州最为富庶的涿郡交给武将管理并不合适;又因为其正好紧挨冀州,所以就丢给了刘焉管理。

(PS:史书记载刘焉此时为冀州刺史,但《演义》中将刘焉写成了幽州刺史。演义主要是为了将他给塑造成刘备的引路人,让其汉室宗亲的身份能够得到承认。出于对本书后续剧情的安排,糅合一下这两个设定。

另外关于书中一些地理位置的描写,作者都是经过考核才写的,虽然有考虑不足的地方,但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离谱的bug,应该……

特此说明!)

听到士弃说到涿郡,兴致缺缺的子龙突然来了兴致,他问道:“校尉大人可知道涿郡刘备?”

嬴九问道:“子龙你知道公孙瓒,竟然不知道刘备?”

子龙说道:“觉得有些耳熟。好似在哪里听闻过,但想不起来了;他与公孙将军有关系吗?”

嬴九为他解惑,说道:“卢植中郎将曾在涿郡教学,收有弟子几人,其中就有公孙瓒和刘备。”

子龙高兴的说道:“原来是卢植大人的弟子,还是公孙将军的同门,怪不得觉得耳熟。能被卢植大人收为弟子,其定有不凡之处吧,他可是汉室宗亲?”

刘备是不是汉室宗亲呢?谁知道呢,反正他自己说是,后来的人也说他是。

嬴九笑了笑,说道:“或许是吧,但除了宗正认可以外,其他人说了也不作数。不过既然子龙你想要学习统兵之法的话,日后还是先去公孙瓒将军麾下磨砺为好。”

子龙点了点头,但心中对于刘备这个姓名还是牢牢的记住了,或许这就是命吧。

其实所谓的汉室宗亲在这个年代有很多,数不胜数。除却那些实力本就强大的族脉以外,那些自荒野中冒出来的宗亲其实并不受重视。

就比如说刘备,自黄巾之乱最初开始,他就活跃的带领义军平乱;在黄巾平息后,他也继续平定其他叛乱,也立下了不少功劳。

前后的军功加起来封个五品杂号将军也是绰绰有余,就算不封军职那也应该封到郡守府中为官。

可刘备最终获封了一个什么官职呢?七品安喜县县尉,还要受县令节制。

由此可见,他这个宗亲的名头连老刘家自己都不重视,可偏偏就是深受子龙他们这一类人的重视。

嬴九无奈的叹了口气,或许这就是缘分吧,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