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八十八章 对质(2 / 2)

却没想到,这三人后来又趁着他们没留意,闯进了四号亭。

在听到这两人如此颠倒黑白之后,其他人倒是还好,可李琳却是已经脸色铁青。

她自小生在王府,自然是无人敢得罪她。

可是如今,却是有些在她的面前凭空污蔑,她实在有些听不下去了。

陈安晏却似乎早就料到这两人会捏造事实。

而在这两个小厮说话的时候,陈安晏根本就没有看向他们,而是看向了堂外的李琳。

以他对李琳的了解,这位郡主在听到有人这般污蔑后,必然会坐不住。

因此,他连忙轻咳了一声,示意李琳安心坐着。

一旁的马飞也劝着。

而在见到陈安晏这幅淡定的神情,李琳倒是也稍稍安心了一些。

其实她也不知道,为何在这样的情况下,自己一看到陈安晏便会觉得心安。

而这时候,一旁的那三人却是已经压制不住他们激动的心情,连忙说道:“大人,这两个小厮已经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,还请大人为我们做主!”

那樊光浩听了之后,却是点了点头,随后便朝着陈安晏说道:“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?”

其实,到了这个时候陈安晏心中还有一件事十分不解。

之前他们来海宁县的时候,为了不表露身份,陈安晏并没有让何文轩同行,也让他不要通知这里的官府。

不过,在何文轩的盛情之下,他还是同意何文轩派人通知观潮亭的人,让他们好生招待陈安晏他们一行。

虽然陈安晏还不知道这樊光浩是如何让这两个小厮这般听话,但显然,这两个小厮应该会将何文轩的交代告诉樊光浩。

可如今看来,这何文轩的叮嘱在这位海宁县的知县大人面前,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作用。

其实,陈安晏并不清楚,在一年之中,像陈安晏吩咐下去的这种关照,就算没有百次,恐怕也有八十次。

而这时候,陈安晏已经转过了身。

只见他想了想之后,却是朝着樊光浩说道:“知县大人可否容我问他们几句话?”

之前的那个官差听了,却是立刻呵斥道:“如今证据确凿,还有什么好问的?”

稍稍顿了顿之后,此人又压低了声音,咬牙切齿的小声嘟囔了一句:“今天你们这顿板子必定是少不了的!”

显然,在他看来,有了这两个小厮作证,陈安晏他们已经无从辩解了。

不过,陈安晏听了,却只是冷笑了两声。

而且,他并没有说话,而是就这么看着樊光浩。

看得出来,这樊光浩似乎也有些犹豫。

因为到了这个时候,他并不知道陈安晏此刻究竟是发现了什么破绽,还是说他只是垂死挣扎。

见到樊光浩如此,陈安晏却是淡淡说道:“按照大梁律法,我有权跟证人对质!”

听到陈安晏又提及大梁律法,这樊光浩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厌恶的神情。

对于他来说,在这海宁县,他就代表了大梁律法。

而陈安晏在大堂上用大梁律法来“质问”自己,便是在挑战自己的威严。

不过,他在冷“哼”了一声之后,说道:“你问吧!”

听到樊光浩竟然同意了,那个官差却是连忙说道:“大人……”

樊光浩却是压低了声音喝道:“闭嘴!”

显然,此人三番两次说话,让他有些不太高兴了。

见到樊光浩动怒,那个官差也只能乖乖闭上了嘴。

陈安晏在谢过樊光浩后,却是再次打量了那两个小厮两眼,随后才淡淡说道:“你们在观潮亭伺候多长时间了?”

不光是这两个小厮,其实这里所有人对于陈安晏的这个问题似乎都有些意外。

而那两个小厮听了之后,并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看向了上面的樊光浩。

在见到樊光浩点了点头之后,其中一人才说道:“我在观潮亭已经有四年了!”

而另外一人则表示他在观潮亭已经有三年了。

陈安晏听了点了点头,三四年倒是也不算短了。

随后,陈安晏又指了指另外三人接着问道:“他们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的?”

这两人并未多想,便立刻说道:“应该是半个月之前!”

陈安晏奇道:“你们为何这么肯定?”

这两个小厮这时候似乎倒是轻松了一些,其中一人告诉陈安晏,一般来说,钱塘江一年有两次大潮。分别是春分和秋分。

而在一个月只不过有两次大潮汛,分别在农历初一和十五之后两三天出现,两次相隔在半个月左右。

今日是大潮汛,而上次这三人前去观潮亭的时候,也同样是大潮汛。

所以,这两人并未多想,便能肯定是在半个月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