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63(1 / 2)

燕辞归 玖拾陆 7490 字 5天前

让她附耳过来,低声交代着:“等会儿出门前……”

夏嬷嬷忙不迭点头。

府里四位主子一块出门,门房上正安排车马。

陶管事指挥着人手:“麻溜些,别耽误了夫人听戏。”

夏嬷嬷把徐缈扶到马车旁,便去寻了陶管事。

“有一件事要麻烦你,”夏嬷嬷压低了声,请陶管事借了一步,“等下去一趟国公府、与国公爷说一声,就说老爷在衙门,府里其他人一道在得月楼听戏,让国公爷来一趟。”

陶管事搓了搓手,道:“不是我躲懒,而是国公爷八成是不会去的,夫人大抵又要伤心了。”

“你只要把话带去,就说听戏人多,怕遇着朝堂上的人,”夏嬷嬷道,“只公子一人怕应对不周全,万一耽误了什么要紧人……”

陶管事听着,往徐缈那儿看了一眼。

要他说呢,夫人就是一厢情愿。

“我会去一趟,但能不能请得动,我不敢应下。”

夏嬷嬷塞了个红封过去:“劳烦了,这府里但凡要紧点的事,夫人也没有几个能放心交代的人。”

陶管事一听这话,老脸通红。

可不是嘛。

府里上上下下都听老爷、公子的,好些事情都瞒着夫人与姑娘。

前回,夫人自己发现了公子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。

老爷要稳住夫人,少不得把他们几个管事叫到夫人跟前训上几句。

就是一个场面,训过了,也就成了。

另两个管事嘴上态度比他好,但那唱戏的样子肯定也更明显。

而他,大抵是面上愧疚多了两分,让夫人记着他、今儿有事就来交代。

“嬷嬷让夫人放心,我一准把话传过去。”陶管事接了红封。

毕竟,这么简单的事,推出去忒没意思。

夏嬷嬷道了声谢。

这些时日,看来看去,也就这位陶管事最实在。

只是递这么两句话,他不至于光拿钱不办事,至于国公爷那儿……

夫人说,倘若国公爷昨日真是看出了太子不对劲、而让姑娘赶紧回家,那他就能听懂话外之音。

扶着徐缈上了车,夏嬷嬷自己上了后头那辆马车,与郑琉那儿的苏嬷嬷面对面坐着。

“老姐姐刚才与陶管事说什么呢?”苏嬷嬷随口问。

夏嬷嬷亦随口答:“说两句闲话。”

甭管国公爷听不听得懂,反正,她心里盼着的是,一切都是夫人想多了……

一行人到了得月楼。

刘迅下午就来订好了雅间。

跑堂的乐呵呵把众人引进去,又忙着上茶上点心。

徐缈让刘娉坐在自己身边,与郑琉道:“让迅儿在里头站着吧,站廊下叫别人家看笑话。”

郑琉无所谓。

反正刘娉已经在这里了,刘迅这只绿王八站哪儿都一样。

很快,楼下开唱了。

那角儿站在台子上,唱念做打,无不精彩,引得左右雅间、底下大堂的客人连连喝彩。

只刘家这一间,鼓了掌,却不热烈。

没有任何一人的心思在戏台上。

刘迅和郑琉本就各有各的想法,徐缈琢磨他们、琢磨太子、更琢磨徐简,亦不专心听,刘娉心细,看出气氛不对,又哪里能定心听戏?

点心瓜子没人动,茶水倒是去了半壶。

刘迅给几人又续了茶,提着半空的茶壶道:“我让人再添些。”

说完,他转身要去开门。

咚咚。

外头有人敲了两下门板。

刘迅和郑琉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。

徐缈看在眼中,抿了抿唇。

刘迅开了门,徐缈越过他的身形往外看,呼吸一凝。

来的不是徐简。

那是一位年轻公子,衣着金贵。

徐缈不曾见过太子,但她一眼就能看出来,来人就是李邵。

刘迅佯装讶异,恭谨与李邵行礼:“殿下怎么来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