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72(1 / 2)

燕辞归 玖拾陆 9 字 4天前

太年幼了,太子若不是太子,状况更乱。

随着殿下们长大,这状况还得有,一旦前朝后宫都知道辅国公是怎么伤的,回回都要拿着他扯大旗,扯来扯去,谁占上风都不好说,反正辅国公肯定是倒霉的那个。

这也是他明知治伤难、治伤痛,也得拼一把的原因。

圣上盼着他往后能辅佐太子殿下,他怎么能反倒成为那随时会刺向殿下的剑呢?

所以我才想问殿下讨虎骨,太子帮着治了伤,以后哪怕被提起来,总归能抵一些,不止对国公爷是好事,对殿下也是好事。”

这一席话都是准备好的,唯一的变化就是她的心境。

恐是刚想到了徐简顾左右而言他背后可能会有的心绪,林云嫣嗓子也涩了几分,落在皇太后耳朵里,仿佛跟憋了泪似的,叫她越发心疼起来。

心疼她的懂事,也心疼将来的局面。

皇太后经历过朝变,那等疾风骤雨、电闪雷鸣,前头埋了多少线、后头拉出来多少人,前面铺垫有多长,后头厮杀就有多快,数日间风停雨止,留下一地残花,全是圣旨上一个个的名字,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,又有他的九族亲眷。

史书看过的就更多了,一页页翻过去,全是心惊肉跳。

皇太后自己也说不好,到底是像先帝年间那样,几位年纪相仿的皇子步步紧逼好些,还是现如今似李邵这样“一枝独秀”好些。

前者躲不过厮杀,后者也不等于高枕无忧。

圣上在努力为李邵铺路了,但这条路能不能走得平,皇太后说不准。

后宫之中,但凡有诞下皇子的,大部分都有野心,即便如今还势弱,将来就说不准了。

皇太后搂着林云嫣,心绪起伏。

徐简会跟着李邵,这是圣上的安排,而让徐简娶云嫣、除了这两人互有情愫之外,也少不得“铺路”。

云嫣是阿蕴的女儿,阿蕴是李邵的救命恩人。

朝堂上可以左右逢源、断不能真做墙头草,徐简和云嫣的将来与李邵捆在一块,而李邵若与徐简生嫌隙……

伤势就是最容易挑起来的嫌隙。

“你这孩子,”皇太后叹道,“你都想得这么周全了,哀家哪里还会说不行?这样吧,哀家点人去一趟御书房。”

皇太后点了小于公公。

其中道理,没有交代得那么细致。

有些话,她和云嫣两人闭门能说一说,与圣上是不能讲的,而且,几句话过去,以圣上的能耐自然能分析清楚其中利弊。

毕竟,小于公公听几句就能听出背后道理,圣上岂会不懂?

小于公公得令就赶紧去了。

没想到,他到御书房时却没有见着龙颜,圣驾前脚摆驾翠华宫了,他又只好转头赶过去。

翠华宫里,皇贵妃正迎驾。

她这些时日还算空闲,精神头养得不错,没想到御驾到了,只能笑脸迎人。

扶着圣上的手时,她想,今儿这顿午膳看来是不能舒心用了。

里头正摆桌,外头传了一声,说是小于公公来了。

皇贵妃看了圣上一眼,让人进来了,同时心下也好奇,皇太后平日不管她这儿,怎会忽然使人过来,这是寻她还是寻圣上?

小于公公入内,恭谨行礼后,便提了虎骨的事。

碍着是在翠华宫,他没提一句多余的话。

他不说,圣上也懂,当即就应了,让他只管去东宫要。

等人退出去,圣上笑道:“一根虎骨而已,若能彻底治好徐简的伤,朕也能多一员猛将。”

以徐简展现出来的能力,他以文官位列朝堂,自然会有一番天地,圣上也十分信任他,但朝廷也缺将才,徐简若无病无痛,能一展抱负,更是好事。

进可攻、退可守的多面人才,朝廷用人之际,才不会点不出人来。

作为君王,他可以不让徐简守边关,但不可以“不能”。

徐简是被腿伤拖累了。

皇贵妃闻言也笑了起来,顺着圣上的心意:“您下午还要批折子,臣妾就不给您倒酒贺喜了,今儿厨房里备了好汤,一会儿以汤代酒。”

圣上朗声笑了:“等他真康复了,朕再好好喝一坛。”